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0月16日 星期四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社會萬象 > 地方采風> 佛光四句偈的修行智慧 願行並進實踐人間佛教精神

地方采風

字級

佛光四句偈的修行智慧 願行並進實踐人間佛教精神

【人間社 劉昇憲 彰化報導】 2025-10-15
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社頭分會於10月12日,在社頭佈教所舉辦「佛光菩薩人間行」專題講座,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蕭麗歡主講,帶領逾90位佛光會員與信眾,從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著作《人間佛教佛陀本懷》第三章〈佛光四句偈〉中,領悟人間佛教的修行智慧與方向。

蕭麗歡以小調「說佛光山」揭開序幕,將喜悅傳遞給與會者。星雲大師著作明白揭示,佛教以人為本,增進人間幸福與安樂,實踐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,直指佛陀本懷。

「慈悲喜捨遍法界、惜福結緣利人天、禪淨戒行平等忍、慚愧感恩大願心」,蕭麗歡逐句解析〈佛光四句偈〉〉精神內涵。指出「我在眾中、眾中有我」才能發起大悲心,以「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」四給為依歸,實踐三好、弘揚五和,並提醒大眾惜福結緣,例如日常用餐時抽取過多衛生紙,抽的是自己的福報,。

蕭麗歡指出,人人皆有佛性,應以平等心接引眾生,以忍辱、慚愧、感恩成就菩薩道,以照顧花木為喻,「每一棵都要澆水」;強調「忍」能生智慧,慚愧令人虛心學習,感恩使人知足常樂,願心則成就行願。

星雲大師年少時,受恩師志開上人半碗鹹菜之恩,立下「盡形壽」奉獻佛教的宏願,即使生於憂患、長於困難,仍然喜悅一生,法水長流遍灑五大洲。蕭麗歡分享與大師赴南華寺弘法的因緣,引用大師所言「適合自己的,就是最好的風水」,勉勵眾人佛法生活化,從心安中得智慧。

蕭麗歡用自身實踐的「信仰人間佛教,生活美滿家庭幸福」佛光會員信條,勉勵大家以「少一點就是多一點」,效法大師的「老二哲學」,主動行善。「人生的意義,不在於你做了多少事,而在於你主動做了多少事。」隨後帶領大眾發願:「我是佛、我願意。」祈願佛光普照人間。

社頭分會會長陳淑惠讚歎講座生動幽默,講師妙語引來滿堂笑聲,現場法喜充滿。員林第一督導區督導長黃素珍表示,願力是修行的引擎,感恩是福報的泉源,唯有廣結善緣,方能成就利人利己的圓融和諧人生。
12345678910第1 / 387頁
追蹤我們